“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自古就流传着,生离死别也是人间常情。离别作为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一个词,也是文人常用来引入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
在众多文人中,以主题为创作题材尤为突出的诗人有李清照、柳永等,但笔者认为,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诠释离别的巅峰之作,有以下三首。
第一首:《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此诗大意为在风清月朗的秋天,作者被乌鸦由于树叶飘散吵醒后的叫声勾起对旧人的思念和悲伤孤寂之情。同时如有人也这样思念他人,就知作者思念的苦。无数次的想起对方让作者更加相思不绝,作者认为如果早知会这样牵绊倒不如刚开始不去认识。
此诗是李白写的一首悲秋诗,在这凉意逐渐开始加深的时分,乌鸦,飘散零落的落叶这些秋季的景色烘托出了一个悲凉的氛围,让作者感到满心寒凉,也许他当时正在思念一个恋人,也许是友人,但是联想当日的快乐和幸福,再想到现在别离后不知何时能够再次相聚的情景,不禁感到悲伤难过。入了相思之门,无穷无尽的思念总会带来寂寞和孤单。诗中作者自己的想象称上这寒秋之景,让作者那时的孤单忧伤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此词为南唐词人李煜所作,是一首抒发思妇对离人的无限思愁。词句大意为重叠的山很远,天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如红似火的枫叶。菊花开落,日子渐渐过去,塞北的大雁南飞了,思念的人却仍未归。月光照在帘子上随风飘扬。
以怨妇眼中之景来描绘周围的景色,通过一系列的景色描写,抒发了天高水远无法相见,连大雁都南归了,离别的人却没有回来,深切地描绘了一个日日夜夜盼着离人归来却始终无法等到,深受离别之苦的痛苦的一个妇人形象。全诗未提妇人外貌,但是却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妇人苦苦等待,日复一日的模样,词句意境深远,立体感强烈,用笔空灵。
第三首:(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送别诗,大意为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瑟。回头看一次就让人神伤肠断,直接离去不要再回头了。诗句很短,但是首句就交代了季节与地点,同时通过“凄凄”二字来生动描写了离别之时的心境不舍与悲伤,面对必须离去的人无法挽留只能送别的满心悲苦由这重复的两个字来传达出,简单却感情深厚,让读者也能够感受当时之景中人物的不愿分别。
再加以让人心生寒凉的瑟瑟秋风,本就是不舍分离的场景,又处于寒风中,怎能不让人肝肠寸断呢?后面的两句,频频的回头更是加深了分别的伤感,回头每看一次心中的哀伤就增加一分,最后只能够让离人好好离去,莫要再回头免得增加彼此的伤心。尽管说这首诗是一首极短的诗,但是作者却用寥寥数十字就将离别之苦,不舍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普通的离别不舍情景,却能够描写出大多数人离别时的景象,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一首佳作。
以上三首诗词分别抒发了对离人的相思之苦、对离人的盼归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去的人的不舍之情,不管如何,这些诗词中的感情或多或少在平时与亲朋好友甚至恋人的离别时都会存在,在此小编认为纵然离别是悲伤的,但是我们可以在离别之前的相处中更加珍惜对方,从而减少在离别时的遗憾,大家对于离别一次,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