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读书,他们就长不大

如果你不读书,他们就长不大文/听见而已1你以为读不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多大关系。这样的想法,太不负责任了!“知道孔融吗?”“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十六岁做了什么?”“不知道。”“你还知道什么呢?”“不知道。”“听说过他后来被曹操杀了吗?”“真可惜,这么懂事的孩子被杀了!”“司马光干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呀?”“砸缸啊!”“还有呢?”“被阉了?写了一部叫史什么记的书?”“那是司马迁!”“哦,一家的吧?司马光七岁就会砸缸救人,长大了肯定也有出息。”“呵呵……”“会背什么古诗啊?”“《咏鹅》啊!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没上小学就会了呢!”“谁写的啊?”“记得呢,小学老师讲过。作者叫骆宾王,写这首诗的时候才七岁呢。”“后来呢?”“……”瞧,没说错吧。就是因为你不读书,孔融永远四岁,司马光永远七岁,骆宾王一直站在小河边咏鹅,他们都没有长大呢。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他们的不幸。如果是他们的幸运,那就应该感谢你不读书了。他们永远留在没有烦恼只有欢乐的童年,都是你不读书的功德啊!2北宋第三个皇帝叫赵恒。这位皇帝有点才,好文学,善书法。他写过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的意思是,读书是最好的投资,红利特别丰厚,只有牛市,没有熊市。赵皇帝的这首《劝学诗》一发表就火了,这一火,就是一千多年呢。比起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火多了。颜真卿是赤裸裸的恐吓,哪抵得过赵皇帝许诺的前程似锦,岁月如蜜。这一千多年里,有多少寒门子弟,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信念鼓励着,发奋攻读,改变命运。他们读书读累的时候,就背一背这首诗;他们夜深犯困的时候,就背一背这首诗;他们家没钱买灯油的时候,就一边背着这首诗一边把邻居地主家的墙凿了个洞……读书就是好啊,古人都来帮着改变命运。一百多年前,十多岁的周恩来被老师问:为什么要读书?周恩来一字一顿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让那些还在背诵“黄金屋,颜如玉”的同班同学,顿时羞红了脸,下了课都不好意思抬着头与周恩来说话。不管你读不读书,周恩来后来还是长大了,长大后的周恩来一直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工作和战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不读书,除了可以让孔融、司马光、骆宾王童年永驻,现在理由又多了一个。你觉得中华已崛起,崛起的中华让你平日里不仅吃得饱穿得暖,有零钱花,还可以给班花送礼物呢。不读书咋了?不读书照样能把游戏打到荣耀王者的级别,照样知道关羽战秦琼。不读书咋了?不读书照样能恨美国爱祖国,照样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而自豪,甚至自嗨。不读书咋了?不读书不能长生,但能不长大,偶尔想想孔融、骆宾王、司马光,和他们一起让个梨,咏咏鹅,砸个缸。再说了,读书的也不能长生啊!你表示,你没有需要改变的命运,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读书。3你不知道的是,孔融、骆宾王、司马光后来不仅长大了,而且读了很多书。他们表示,与你玩不到一块儿。他们说,你们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就像乌鸦和百灵都说鸟语,百灵鸟宁愿交出舞台,也不愿与乌鸦唱同一首歌。不是都说汉语,就等于有了共同语言的。再说了,人家谈国家社稷、诗词歌赋,怕你听不懂,怕伤了你自尊。骆宾王是说过“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可人家这做的是诗呢!如果换做你,你就只能喊:“我要当兵,我不读书!”如今,不读书,连兵也当不了!讲一个放羊娃的故事。一个旅人问放羊娃:“放羊干什么?”“卖钱。”“卖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你会说,这个故事,跟读不读书扯不上关系。谁说的呢?不读书,放羊娃跟你一样,也长不大啊!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ae.com/rsdl/8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