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邵大卫,出生于厦门鼓浪屿,自幼学习美术,曾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他是导演也是作者,写过畅销之作《月光森林》,豆瓣评分8.3分。曾多年担任广告艺术总监,拍过多条TVC广告片和企业宣传片。年拍摄了哥特风格的电影《夜魔奇案》并斩获多项国际影展大奖。
2
从一个爱幻想、爱画画、上课偷偷在课本上写小说的小毛孩,到畅销小说作家,到广告片导演,如今成为电影导演并拍摄中国第一部哥特美学电影《夜魔奇案》(21号全国公映)。他为何对暗黑艺术的哥特电影如此着迷?哥特电影的魅力是什么?一起听听与邵大卫的访谈节目。
欢迎收听
他出生在曾是万国租界中西文化浓郁的小岛屿——鼓浪屿。
各种老式的西式大宅子、及其背后大户人家的故事、
夜晚深幽的小径,
偶尔窗后传来的钢琴声、远处教堂的钟声、
月光幽幽下的苍茫大海、
包括自家后院那栋破旧大宅子里隐居的一位孤寡老人,
这一切,
都熏陶着当年好奇又极爱幻想的小大卫。
“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她的书架上有两本她最爱的书,
《呼啸山庄》和《简爱》,
里面的插画带着浓郁的荒凉、孤独,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传达着一种在荒凉孤独之中对人生的反思。”
邵大卫回忆到。
年,他的小说《月光森林》出版了,
豆瓣评分目前为8.3。
在邵大卫眼里,
凄凉的美,带着另外一种意境。
一位读者的读后感:
“压抑是个上了锁的门,我们每个人都有,多数如主人公一样找不到那个黑衣人不断劝告的钥匙。黑衣人同样是我们,狼亦是,可惜生命没办法轮回。打架,夜店,毒品,枪杀,通灵,这些形状各异的因素来势汹汹,却在结尾处齐齐败给了爱情。也许在爱别人前,我们该学会如何爱自己吧。”
“这么多年导演了多条广告,给了我很好的历练机会去成为电影导演。”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夜魔奇案》的剧本在好几年前就写好了,一直搁在家的抽屉里。”
“很多时候需要机缘巧合,我相信上帝的安排是最好的。突来的资金机会,加上准备好的剧本,一切便就绪了。”
邵大卫说。
年,邵大卫导演了他一直追求的哥特电影,这部电影在最擅长悬疑题材的北美电影市场中获得国际影评人的青睐,并获如下国际奖项:
《夜魔奇案》在北美4大影展上共获5项大奖:
*纽约冬日电影节(WFA)“最佳惊悚片”;
*好莱坞国际电影节(HIMPFF)
最佳影片(BESTPICTURE);
*美国加州电影节(CFA)
最佳外语片(BESTFOREIGNFEATURE);
*美国顶级独立电影节(TIF)
最佳影片(BESTFEATURE)
最佳艺术指导(BESTPRODUCTIONDESIGN)
*年5月,获邀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展映环节,
获得好评。
这些奖项象征着国内惊悚悬疑片与国际接轨,
这是一个突破,
在即将公映之际,值得我们期待!
聊聊哥特电影,
在电影艺术的词典中,
其实找不到“哥特电影”这个术语,
即使是在大英百科全书,
也没有GothicMoiveFilm这个词,
因此在严谨的学术界它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
但它不是为哗众取宠生编硬造出来的存在,
它的暗黑艺术也不是为吸引眼球,
它是某种心境和某种美感的集合。
它代表着一类电影风格,
源于哥特文学与哥特音乐,
其风格暗黑、孤独、高贵,
但它却饱含对美好的向往。
有人会不解,
在片面的印象中,
它充满暗黑、悲伤、孤独,甚至死亡气息。
何与美好挂钩?
《爱丽丝梦游仙境》
哥特电影多数画面阴郁灰暗,角色造型颓废,
但不失优雅,
这种优雅从外到内,到品行。
剧情往往勾人心弦,凄美忧伤但却触及灵魂。
《爱丽丝梦游仙境》
深层去感受一下哥特风格,
由于历史起源关系,它的标志印象是禁欲与死亡。
禁欲,一种得不到的唯美纯爱。
而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
在于人类怎样以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扰,
通过艺术的表现将死亡的恐惧转化为美感。
艺术家利用电影里多种视觉造型语言,
比如色彩、光影、结构、材料、道具等,
用哥特的方式来追求唯美主义,
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现的层面。
《爱丽丝梦游仙境》
为什么乌鸦长得像写字台?就像我爱你一样不需要理由。
《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梦游仙境》
原本属于小众风格的哥特电影如今越来越受欢迎,
比如大家熟知的《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以下介绍三部经典的代表佳作!
《剪刀手爱德华》
许多观众永远无法忘记,
当Edward那苍白的脸出现在镜头前的画面,
那仿佛是永恒。
Edward是一个悲剧人物,
他有着如孩童般的纯真,孩童般的笑颜,
有着于常人一样的孤独与无助!
他不敢拥抱自己爱的女孩,
因为他怕自己的剪刀手割伤她。
他注定要回到城堡孤独一生,
注定永远不能用“手”去抚摸他最爱的人!
但结局是那么的令人赞美,
正如结局里说的:有雪,就有爱德华,他无时无刻的存在。
Edward你是那么的孤独却不孤独,
并乐观积极的生活。
《理发师陶德》
该片由《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出演,
讲述了一个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男人被权贵迫害流亡,
妻女被霸占,
多年后他隐姓埋名以理发师的身份回到故乡,
把参与迫害他的坏人都变成馅饼的故事。
影片中采用了大量歌剧表演方式,
是哥特与歌舞结合的杰作!
这也是一部坏人把好人变成恶人的电影。
《乌鸦》
由始至终的阴暗场景,主角脸上的黑白油彩。
对哥特文化淋漓尽致的诠释,
甚至为它赢得了“哥特教科书”的美誉。
李小龙之子李国豪在拍这部电影时被实弹击中身亡,
并且成为一宗悬案,
这使得该片被许多人熟知。
现实中的故事或许比影片中的故事更加离奇和黑暗。
优秀的哥特电影还有非常多,大家可以去搜索。
你会慢慢发现,
原来暗黑的哥特电影在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在许多片中也引发思考,
真正的黑暗是什么,
是你所见到的吗?
现代的哥特越来越多简化为美丽,
少了许多血腥和暴力,
美丽和高贵的外表,内加孤独的心灵,
并对爱执着就是哥特精神。
它诠释的不是黑暗,
而是充满童真,好奇,无限想象和执着单纯,
甚至诠释着黑暗之中也可以绽放温暖与善良!
看着邵大卫导演这张日常照片,
工作的闲暇间不忘画着喜爱的连环画,
依旧当年那个充满童心、好奇心、爱幻想、爱画画的小大卫,
不忘初心,执着追求,
并追寻着生活中绽放的温暖与善良。
是哥特影响改变了他,
还是他本身就带着哥特般的美丽灵魂?
探险家陕西交通广播FM91.6
周一至周五
首播20:00-20:30
重播14:30-15:0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