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诊断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0/5832166.html
“每每欣赏他的画作都会觉得生活如此美好,
而每每读他的故事心便碎了一地。”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年,阿尔阳光灿烂的原野上。在倾尽毕生心血追求的明亮的光线下,杰出的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朝着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在和亲爱的弟弟平静地攀谈了一夜后,黎明时分,梵高在热泪纵横的弟弟怀中,安祥地永远合上了不倦的双眼。”
有没有人喜欢梵高?
这个问题我问过身边的几个朋友,但是并没有得到特别好的答案——不是简单的喜欢或者讨厌,而是大家似乎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梵高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
刷微博,看闲书,和朋友厮混,欣赏爆米花电影。这才是我们的星球。
前不久看周国平老师发文说《世上不再有梵高》,写了自己去朝阳大悦城参观“不朽的梵高”画展见闻,他说在“光亮闪烁中,我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还会不会有一个梵高,甘愿忍受屈辱,放弃成功的希望,为艺术燃尽自己的生命?答案是否定的。梵高是不可复制的,因此是不朽的梵高。”
说实话,这句话我当时没怎么看懂,因为那会儿我不喜欢梵高,觉得那不是属于我世界的东西。
让我开始对梵高感兴趣的,是另外两段关于他的故事。
那是在梵高开枪自杀前几年。
“梵高和高更一起去找两个要好的姑娘。在愉快的交谈中,梵高对其中一位被他爱慕的女孩说:‘小姐,我该送件什么样的礼物给你呢?’那位比他年龄小得多的女孩开玩笑地拉着他的左耳朵说:‘就要这个。’然后哈哈大笑。梵高送走好朋友后,回到居室。他用左手扯住耳朵,操起一把锋利的剃须刀,想了想,然后嚓地一声把耳朵割下来。然后又用刚才那女孩送给他的一方小手绢,细心地把耳朵包好,交给邻居给女孩送去。那天真的女孩喜孜孜地解开手绢,一看是只血淋淋的人耳朵,顿时昏厥过去。”
那个女孩当然没有再和梵高交往。她被吓到了,可能会觉得梵高是个神经病,认为如果自己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会有一段无比灰暗的人生。于是她离开了梵高。梵高也离开了她。
哦,不对。梵高没有离开过任何人。是他自己,一直都在被抛弃。
后来,梵高来到了阿尔,就是那个他死去的地方。
“为了捕捉阳光下明亮的线条和透剔的色彩,梵高在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作画,烈日的曝晒使他过早地秃顶。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头上的灼热感减弱了,回头一看,一位身材窈窕的美丽姑娘为他打着伞。原来,这位庄园主的女儿被他近乎残酷的艺术追求所感动。从此,姑娘每天准时来给梵高打伞,他们深深地相爱了。后来,梵高到庄园主家里求婚。庄园主一听不名一文、穷困潦倒的小画匠竟然要娶他的女儿,差点气背过去。而梵高却非常认真地对他说:‘先生,我现在的确很不出名,我的画卖不出去,我的确很穷,不瞒你说,有时我连每天买两片面包的钱也没有。但是,请你相信,我的画有一天会卖大价钱的,我会对你女儿好的!’庄园主闻此气得大吼:‘胡说些什么,快把这个穷疯子赶出去!’
于是,可怜的梵高被凶恶的家丁推到门外。悲愤的梵高恨不得一枪结果了自己。
以后,姑娘依然来给梵高打伞,可是在沉重的压力下,她变得一天比一天憔悴。终于有一天,她站在梵高身后,边打伞边伤感地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但是正专心作画的梵高没有在意。突然他觉得不对劲,回头看见脸色乌青的姑娘瘫倒在地。梵高发疯似地丢下画笔,抱起姑娘拼命往村子里跑,边跑边象受伤的孤狼一样嚎叫。医生使服毒自杀的姑娘留下一条命,但她神经失常了。后来,姑娘被送到离阿尔不远的疯人院。在疯人院里,她走完了漫长的余生。”
展览的中间听到枪声。
然后是一幅麦田里的油画。
那是梵高的最后一幅画作,在他死去后百年,日本东京的国际拍卖会上,卖到了两千四百万美元。创下了举世无双的世界纪录。
《有乌鸦的麦田》
看完画展之后,我站在街上,肚子有点饿,忽然想去吃炸鸡。
我依然没有办法完全领略梵高的艺术。
刷微博、看闲书、和朋友厮混,欣赏爆米花电影,可能依然会占据生活里很大一部分时间。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们朝着某一个确切的方向努力。
我的意思是说,除了做那些不费脑的事,能偶然领略一下大师的风范似乎也不错。不奢求在那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得到什么。也许一周之后,一年之后,某一个你困惑的时刻,你想到你曾置身于某位大师留存给这个世界的思想瀑布之中,你曾经受过某一句话、看过某一幅画的洗礼,这能让你的脑袋有片刻的清醒。这样就够了。
像读诗。
一首好诗可以用心研读,一读再读,并在你一生当中不断地想起这首诗。
一幅好的画也是。
最后分享一个购票链接
“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北京站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10月福利:10月1日-31日,凭《港囧》票根现场购买成人票,还能优惠30元哦~^_^
今天点故事的人是
世界上最美丽的画面不该只在画框里欣赏
▼
戳这里就可以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