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RECOMMEND推荐阅读
励志图书《文学照亮人生》正在征稿中
张凤翔,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民协会员。作品发表在国内外近百家报刊杂志。已出版散文集《青橘子,黄橘子》《陌上花开》。一样的故园一样的情——读李国星先生《远去的故园》张凤翔读完李国星先生《远去的故园》,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扔进一颗石子,远去的记忆如泛起的涟漪在心底一圈圈荡漾开来。随着他的文,回到那个熟悉的年代。我和李先生有很多同样的人生经历,同为农村长大,同为医疗战线的一员,同有故园情结。说句实在话,我也写了不少故园文章,如《故园山水故园情》《梦里张山上》《故乡的秋》等等,主要是通过景和人而写作,而李先生的《远去的故园》是通过一组活跃在故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而写。这种贴进生活现场和对故乡本真的感悟,来源于对故乡深入骨髓的体验。这组散文,让人回到内心的真实,回到了乌龟团鱼的嬉水中,回到了对蚂蝗与毒蛇的惶恐中,回到了喜鹊和乌鸦的叫声中,回到了萤火虫闪耀的夏夜中……自由精神,是这组散文可贵的地方。一是文体的自由,另一种是让自己的意志在天地间流转的自由。这组散文,自由奔放地表达以与人类共居的十二种生命。从单篇来看,似乎略嫌单薄,如一朵油菜花,怎么也看不出它的明媚。如开篇所写的团鱼,仅仅写的是儿时家乡有很多团鱼,在挖沙和干塘时,随便就能遇到,而那些专门捉团鱼的生意人,因为掌握了团鱼的习性,也很容易捉拿它。只有写实,并无抒情,似乎亦无深刻的含义。若是与后文连一起读,就像你赏到的是连片的油菜花,不由得不惊叹。而对猪的写作手法就不一样。如“往年正月初三,我们还没起床父亲就来念着歌谣说,年过了,莫懒身,捡粪如积金。”他把父亲的教诲寓于平常的生活之中。重点写出了养猪对农人的重要性,如“稍微大点的开支如一家人的剃头钱,买布的钱,裁缝的钱,结婚送礼的钱,甚或生产队的超支款等等,都要寄希望于猪的身上。”同时写出了养猪人舍不得吃块猪肉的无奈。“卖猪之后,父母没有买猪肉,考虑经济划算,总是带回一挂猪肠油。”从这举例的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先生的写作完全是自由的,不受别人的控制,也不受文体限制,让自己的意象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他写的这些,激起我强烈共鸣。那个时候,自然生态好,没有使用过除草剂,很少使用化肥农药,团鱼乌龟遍地都是,割谷的时候,很容易就能与几只乌龟团鱼邂逅。对于养猪,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母亲也是擅长养猪的,每天晚上,我们几个孩子几乎都是伴着母亲的斫猪食声音中入眠的。年终,家里卖掉大肥猪后,母亲只舍得拎回一个猪肺和半边猪头过年。他这样的写作,带给人的是那个年代的回忆,是一种深思。先生也把他的不安嵌入行文之中:“还听说我的父老乡亲不愁吃饭了,不愁穿衣了,我也就无忧无虑了。大家都有吃有穿,还愁什么?我问大家都在干什么?有人说没事做就抹牌赌博打麻将,天天为了钱争吵。我因此又有了新的不安。”文中有味是清欢。从他的这组散文中,可以看出先生是记录生活的多面手,是捕捉日常用生活情趣的高手。如《乌龟》这篇文章,把那个笨拙乌龟,写得充满智慧。“乌龟见有人来,头足一缩,‘咚’的一声,就掉入水中,声音响亮,如石头落水”,读后让人忍俊不禁。还有《黄鼠狼》中写道“他又爬下慢慢地提起笼门往里看,看不清,上提一点;还看不清,又上提一点,突然就窜出一条黄鼠狼!”读后让人为主人翁懊悔的同时,又忍不住捧腹大笑。对老黄牛的描写也是细致,生动的:“先是一头黄牛,个子很大,两角很短,像出土不久的大竹笋;走起路来,后腿间的大卵子(睾丸)一甩一甩的”。这些文章,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沉静和平和的状态拥抱大自然,亲近乡野。作者在耙田的时候,给牛捉蚂蝗,与出了庄稼人对忠实伙伴——牛的爱护,展现了极为鲜活生动的劳动场景,让人体悟生命中的温馨与感动,作者完全是从身心的感觉和感受出发,敞亮、饱满而富有质感。读罢《远去的故园》,掩卷深思,犹如喝了一杯佳酿,口齿留香。我也想我的故园了!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
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捐赠国家图书馆收藏
编辑出版
文学照亮人生乡土作家创作之路
征稿启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乡土作家》平台在创办三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文学照亮人生——乡土作家创作之路》一书,以满足广大读者需求。
《乡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