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这不,沈琼枝就栽了。
那天夜晚,月亮挂在空中,湖面洒落清辉。沈琼枝在船头上,早早就挂上两只红灯笼。
一个风姿绰约的女人,夜晚把船泊在湖中心,傻子都能猜出她是干什么的。
是的,沈琼枝就是“船女”。
与老鸨开某院不同,她只是把地点放在船上而已。这个行业比较冷门,那些南来北往,坐船过往的男人就好这一口。
沈琼枝在船头挂上两只红灯笼,灯笼下面缀着一个荷包,想要共度良宵的男人,可以用竹竿把灯笼挑下一只,然后把银子放进去。
沈琼枝收了银子,自然就会邀请对方上船。
只是,沈琼枝并不按常理出牌,被她骗到船上的男人,她是分心情和三六九等的。
沈琼枝若是心情好,看得顺眼的,就只收了荷包里的银子,然后男欢女爱,各取所需。
若是心情不好,看着也不顺眼,那么对不起,就会把那个男人的全部家当,都收入囊中。然后,再把男人迷晕,随便扔到岸上。
许多男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自认倒霉。
一则张扬出去让人笑话。
二则,强龙不压地头蛇,吃不准沈琼枝的底细,只能自认晦气。
再则,比起杀人越货的水盗,沈琼枝这个行当,真不算什么。毕竟,你还和美女共度良宵了呢。
沈琼枝二八佳龄,瓜子脸,杏核眼,标准的美人胚子。微微一笑很倾湖,也就是说,连湖里的鱼儿也喜欢看她。
只是,今夜失手了。
白天,有个倒卖蚕丝的客船路过此地,只是多看了一眼沈琼枝,就被沈琼枝吸引了。
于是,蚕丝客央求船家多逗留一晚。晚上,蚕丝客挑了灯笼上了船。
沈琼枝心情不爽。半夜,就把蚕丝客的钱财搜尽,然后把客人迷晕扔到岸上。
蚕丝客醒来懊恼不已,又不甘心钱财尽失,就坐在岸上嚎哭。
正好,有个大汉走夜路,听到哭诉前来打探,看蚕丝客可怜,就准备为蚕丝客出头。
第二天夜晚,沈琼枝又出来营业。大汉挑了灯笼放了银子。
夜色朦胧,灯笼也朦胧。
沈琼枝瞧着是位壮硕的男人,心下欢喜。哪知男人上了船,一把钢刀架在沈琼枝的脖子上,并压低声音说:“叫你的同伙过来,否则一刀下去,你的命就不保了。”
沈琼枝是见过风浪的,并不慌张,她浪笑着说:“你替人出头可以,只是我的银子早花光了,你就是杀了我也没用。何况,侠客的名声可不是通过杀女人挣来的吧。”
大汉哈哈大笑,我凤鸣歧自然不屑于为难女人,只是想让你把银子吐出来就行了。
凤鸣歧一边说,一边把沈琼枝倒提着向湖里浸去。沈琼枝明白这是要逼供,心里明白遇到强主了。
与其被他灌足水再吐银子,不如马上痛快给,也少遭罪。
沈琼枝一迭声地喊着:“好好好,我把银子还你。”
沈琼枝把船划向岸边,领着凤鸣歧上了岸。一条瘦小的影子,从湖边的柳树丛里窜出来。
沈琼枝上前,与瘦子嘀咕了半天。
凤鸣歧仔细观察了下,湖边是一排柳树,但是瘦小身影藏身的地方,柳树比较高大,树龄应该比较长。
瘦子后退几步,然后一个纵身跳上树干,嗖嗖嗖向上爬去。
几只乌鸦从树上惊起,呱呱叫着盘旋在树顶。
凄厉的叫声,令人汗毛倒竖。凤鸣歧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刀。
树枝一阵乱响,瘦子从树上跳下,递给凤鸣歧一袋东西。
凤鸣歧拈了拈份量,感觉也差不多,于是提高声音说道:“以后莫再干这种营生,小心我抓了你们。”
说着,转身走了。
沈琼枝和瘦子,站在柳树下咬牙切齿。
原来,凤鸣歧是个总捕快,准备去淮县上任,路过此地。发现沈琼枝以色诱人,顺手就管了把闲事。
蚕丝客的银子失而复得,千恩万谢。
凤鸣歧到了淮县,见了父母官方知县,接风洗尘,然后上任查案。
不多日,淮县地界的盗贼就消停了,因为这个凤鸣歧严于执法,且又武艺高强,盗贼闻风丧胆。
方知县很高兴,这天约了凤鸣歧饮酒庆祝。
有名捕快飞速来报,县城内发现了采花贼,被辱女子自杀未遂。
凤鸣歧推了酒杯,马上去现场。还没有进屋,就听到女子嘤嘤的哭泣声,一个瘦弱老汉,蹲在房门前唉声叹气。
凤鸣歧说出身份,然后在屋子里仔细勘察。
采花贼应该是从后院翻出去,有踩坏的花草痕迹。
老汉说半夜听到姑娘的喊声,自己拿根鞭子跑过来,只看见人影越过墙头。
凤鸣歧吩咐其它人沿着院墙四处查找,他则准备和那个姑娘核实情况。
哪曾想,姑娘哭得肝肠寸断,一直在寻死觅活。
看到剪子就去拿,剪子被抢走就想撞墙。凤鸣歧急忙去拦要撞墙的姑娘,男女授受不亲,他也不好用手去拉。
姑娘跌在他的怀里,挣扎了几下,竟然昏死过去。
凤鸣歧帮老汉把姑娘抬上/床,自己继续查。
跑了一天,竟然没有任何线索,采花贼就像上了天,入了地,再没留下任何痕迹。
方知县紧急召他,毕竟,哪个县的父母官都不喜欢出现这种案件。相比于偷抢,这种案件